供應不斷檔 產品不滯銷
本報記者 張德鶴 林雪
4月11日,在邳州市八路鎮招賢村春風助農合作社門口,工人們正在忙著將收購的蒜薹捆扎打包,準備發貨,而旁邊一名主播正在賣力直播帶貨,一天的銷量能達到幾萬斤。
目前正是果蔬大量上市階段,因部分地區采購量銳減、物流配送受影響等因素疊加,導致一些生鮮產品積壓滯銷,給種植養殖戶帶來沖擊。
連日來,邳州市委、市政府堅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、問效于民,聚焦疫情影響下生產資料“進不來”、農副產品“出不去”問題,全面摸排全市825家養殖場、19780畝蔬菜生產銷售情況,主動靠前服務,整合資源,對接市場,打通了服務農戶的“最先一公里”和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直播帶貨、線上平臺銷售、打通各類梗阻……邳州出臺一系列舉措,助力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。
找買家
港上鎮3500余畝的草莓滯銷,草莓代理人的到來解了農戶的燃“莓”之急。
草莓種植大戶曹小偉種植了17畝草莓,但隨著草莓的日漸成熟,他愈發焦慮,“受疫情影響,往年外來批量收購的客商和自采游客不方便過來了,每天產量高達近千斤的草莓可怎么辦?”
港上鎮組織草莓代理人開展代收代送業務,經紀人不入村、農戶不出村就把草莓盡數賣出去?!艾F在摘多少賣多少,每天往收購點找代理人送去就行了,每斤5元的價格,還不錯?!辈苄バΦ煤喜粩n嘴。在收購點,草莓代理人曹剛忙著打包發貨,“草莓主要銷往河南新鄉、焦作和黑龍江齊齊哈爾等多地市場,每天走貨量達1.2萬斤?!?/span>
“這種供銷新模式,實現了閉環管理,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傳播的可能性,又能幫助農戶穩銷售,保證草莓經營有序開展?!备凵湘傓r技中心主任程小偉表示。
鄒莊鎮550畝的萵苣也進入了收獲期,為了讓萵苣盡快銷售出去,鄒莊鎮一方面通過邳州市農產品供銷對接群,及時發布農產品信息,打通內循環,另一方面組建專班,拓展外部市場?!拔覀兪崂黹L三角地區的50余家批發市場和批發大戶的聯系方式,每天幾乎不間斷地打電話聯系銷路,開辟生產基地直采直供通道?!编u莊鎮宣統委員湯先寧說,“目前已經和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取得了聯系,能打通銷路,比啥都興奮?!苯刂聊壳?,鄒莊鎮的萵苣已經銷售了200萬斤。
桂柳牧業集團是一家主營肉鴨養殖和加工的企業。前段時間,桂柳牧業集團邳州區負責人李士斌一籌莫展,“鴨飼料、下游養殖戶養殖的成熟鴨子運不進來,每天4萬只鴨子沒工人加工,冷鏈物流車進不來,加工好的肉鴨又運不出去?!?/span>
為此,燕子埠鎮圍繞復產復工和疫情防控,一手“阻擊”一手“出擊”?!傍嗭暳线\不進來,市農業農村局幫我們找到了當地兩家飼料廠生產鴨飼料,優先保供;下游農戶養殖成熟鴨子運不進來,我們開通綠色通道,由專人全程接駁“點對點”護送,沿途提供兩碼和核酸檢測報告;沒有工人,我們就聯系用工最多的三個村子,嚴格落實核酸檢測,發放工作牌,進廠后實行封閉管理;冷鏈物流車進不來,我們就組織專人高速路口接車,全程跟蹤、全程服務,嚴格落實冷鏈車消殺流程,司機實施高風險崗位人員封閉健康管理,24小時不離車?!毖嘧硬烘側舜笾飨悋庹f,目前,企業已恢復80%產能,整條產業鏈全部動起來了,幫助近300家養殖戶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。
邳州積極統籌資源,創新利用“助農小喇叭”搭建農產品銷售信息發布平臺,拓展銷售途徑。積極對接本地大型商超,為21家農業企業及個體解決2500多噸滯銷農產品;依托“三鄉工程電商平臺”全方位構建農產品網絡銷售鏈。目前,共入駐線上平臺13個、本地農戶8428家,銷售農產品10512.5噸;構建農產品產銷“點對點”聯結關系,目前每天向徐州雨潤農貿批發市場供貨100余噸。同時,全力開展消費幫扶,推動機關、學校、醫院和企事業單位優先集中采購滯銷農產品。
運出去
買家找到了,如何將這些農產品暢通無阻的運出去呢?
4月10日一大早,在茅寺村臨時蔬菜集中交易點,種植戶周生武將剛剛采摘下來的苦瓜運送到這兒,整理裝車,準備運往臨沂等地?!艾F在苦瓜正好是采摘的第一茬,一個棚一天采摘1000斤?!敝苌湔f,“我們只要把貨集中拉到這里,鎮里幫忙協調路上的各個卡口,還有車輛過來拉,我們不愁運輸和銷售了?!?/span>
鄒莊鎮也使出了十八般武藝,堅持貨車不進村不進鎮,采取“專人定點消殺、統一運輸管理”的措施,實現本地菜農、農產品與外來人員、車輛的“無接觸閉環運輸”。湯先寧委員說:“我們對貨車車廂貼上相應的管控封條,要求車主‘即拉即走’,每天有4至6輛運輸車過來,當天運出蔬菜15萬斤?!?/span>
貨車司機作為公路運輸的主力軍,承擔著生產生活物資運輸的重要職責,而在運輸途中需要經過多個地區,他們的疫情防控更加緊迫。為此,邳州設立27個駕駛員健康驛站,通過全閉環管理模式,扎實守牢運輸安全線,確保農產品安全運出去。
為打通安全運輸線,邳州加強市內外統籌協調,為農產品鋪設順暢的運輸體系;建立農業農村、商務、交通和各鎮溝通協調機制,建立“點對點”保障運輸綠色通道,為重要農產品運輸車輛辦理通行證;依托既有物流園區、港口碼頭,在高速口周邊規劃布局物資中轉調運站,落實“人物同防”,有力保證農事不耽擱、供應不斷檔、產品不滯銷。
新聞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務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權聲明: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、彭城晚報、都市晨報、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,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的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,如擅自轉載、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,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。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
-
以嚴實作風扛起港務區疫情防控的組工擔當
淮海國際港務區 / 時間:2022.04.22
-
“彩虹管家”,聞“疫”而動!
經濟技術開發區 / 時間:2022.04.22
-
睢寧,泉山來了!
泉山區 / 時間:2022.04.22
-
賈汪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!
賈汪 / 時間:2022.04.22
-
打通“生命線”!物流企業有序復工
銅山 / 時間:2022.04.22